
為加強黨性教育,提升黨員意識與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5月27日-29日,西安公司黨支部組織21名黨(團)員,赴湖南韶山、花明樓、長沙等紅色教育基地,緬懷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豐功偉績,切身感受紅色教育韶山精神的內涵。
5月27日,黨(團)員們前往橘子洲頭,瞻仰了高32米、長83米、寬41米,當今中國最高的具象人物塑像—青年毛澤東雕塑。端莊的五官,濃密的頭發,微鎖的眉毛,深邃的雙目,挺直的鼻梁,堅毅而秀氣的唇廓,還有那寬廣的額頭,讓前來觀看者切身感受到青年毛澤東的剛毅、俊朗、健碩。

5月28日,黨(團)員們走進韶山、花明樓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參觀毛澤東、劉少奇兩位偉大無產階級革命家的故居、銅像廣場、紀念館。在毛澤東銅像廣場,黨支部書記何丹帶領黨(團)員向毛澤東銅像敬獻花籃,圍繞銅像緩步而行瞻仰偉人雄姿,感受一代偉人的風采和永往直前的巨大力量,大家在毛澤東銅像前,面向鮮紅黨旗,重溫入黨誓詞,更加堅定了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
5月29日,大家來到有素有“千年學府、百年師范”美譽的湖南第一師范學院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這里名人輩出:中國共產黨的“一大”代表毛澤東、何叔衡、李達;中共“七大”書記處書記任弼時,中華民國開國元勛黃興,民主革命家陳天華;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胡林翼,以及一大批杰出人物如蔡和森、李維漢、徐特立、楊昌濟、謝覺哉、周谷城、田漢、黎錦熙、張國基、譚延闿、王先謙、何紹基等曾在此學習或工作。一代偉人毛澤東在此求學、工作八個春秋,并在此從事中國共產黨的創建等一系列革命活動,實現了由青年學生到職業革命家的轉變、由激進的民主主義者到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轉變。毛澤東稱贊“一師是個好學校”,親筆題寫了“第一師范”校名,并題詞“要做人民的先生,先做人民的學生”作為校訓。徐特立6次來校視察,并題詞“實事求是,不自以為是”作為校訓。江澤民為矗立在校園內的“青年毛澤東”銅像題名。

通過這次紅色教育,大家紛紛表示,在今后工作中,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光榮傳統,將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和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在工作中履職盡責,永葆黨的先進性。(馬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