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連續強降雨侵襲,造成志丹縣雙河鎮管輸第四分公司野山輸油站門口及油罐區消防通道地面300平方米塌陷滑坡,致使吳延線主管線220米、支線190米管道出現險情,導致該輸油站主管線生產停運。
2020年8月26日,清晨7點左右,化建公司接到管輸公司救援電話后,第一時間安排第一公司在附近項目施工的技術負責人喬林林,立即組織人員搶險。
險情就是命令。副總經理丁瑞安帶領第一公司經理譚航行趕赴現場指導搶險,并隨即從延長東項目、518項目調集60多名施工經驗豐富、驍勇善戰的職工,火速趕赴現場成立搶修領導小組。經過與業主多次現場勘察,決定重新焊接安裝兩條臨時輸油管線,力爭在三天時間內恢復被沖斷的兩趟管線生產正常運行。
搶修現場困難重重,第一公司職工迎難而上。搶修小組根據搶險方案,將60多名職工編成10個作業組,3個小組負責罐區管道搶修,7個小組負責山上管道搶修,搶修工作迅速全面展開。針對剛被大雨沖刷過的泥濘濕滑、陡峭的山坡,狹小的作業面和機組車輛根本無法到達施工現場的實際困難,搶修領導小組決定采用人工將機組發電機,氧氣、乙炔、氬氣等工機具和材料倒運到現場;針對管道經過罐區,因有防火墻阻擋,機械無法到達困難,采用人工通過滾杠移動管道進行布管;針對舊管道因沒檢測磁性太大,無法焊接困難,采用纏繞把線、敲打、氧氣乙炔烤等方法進行消磁焊接;針對業主提供主材彎管不夠問題,第一公司供應科迅速聯系就近項目工地,協調并派車運輸彎管到搶險現場。
在連續作業的51個小時里,陜北氣溫早晚溫差近20℃。深秋時節,中午太陽火辣辣的炙烤大地,搶修職工的汗水和著灰塵在藍色工服的后背上滲出灰白色汗漬。午夜時分卻寒氣襲人,業主監護人員穿著棉大衣,穿著工服的化建職工揮汗如雨。凌晨濃霧密布,能見度不足三米,潮濕空氣凝結成露水沿著安全帽檐流下。搶修現場機車轟鳴,清脆的指揮哨聲,磨光機火花和點點焊花飛舞,盡顯搶修的熱火激情。
經過37小時的全力奮戰,化建職工用責任和擔當終于打通了220米主管線,恢復了吳延線生產正常運行。這時,參戰搶修職工沒有松懈,而是鉚足勁,又堅持了13個小時,終于在8月28日10點恢復支線生產正常運行。圓滿完成了搶修任務,得到延長石油集團管輸第四分公司領導的高度贊揚。(喬林林 張瑜 張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