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有關技術和方法,如環境評價(EIA),健康審核(HA),技術安全評價(TSA),危害和可操作性(HAZOP),危害分析(HAZAN),定量風險評價(QRA)等,都可能被應用。
要素五
HSE規劃是酒店整體規劃的一部分,應分層次圍繞HSE目標和表現準則,通過危害和影響管理程序確定降低危害的措施,落實專門的資金,必要的設備和資源,形成可操作性的規劃。
要求
▲確保在項目的論證,立項和任何變更決定,優先進行HSE影響的評價工作,以檢查HSE風險水平是否保持在合理盡可能低的水平;
▲確保在進行所有商務規劃前先考慮HSE預期的目標,風險和投入,并采用可行的HSE管理慣例;
▲通過評審和審核主要操作活動來評價HSE的執行情況,努力使風險降到合理盡可能低的水平;
▲確保應急反應計劃的測試和及時更新,通過提供適當的資源和設備,以保證緊急情況發生時滿足應急反應的需求;
▲確保關鍵人員的培訓,使之具備相應的能力勝任其工作。鼓勵和激發員工創造良好的HSE企業文件。
行動
5.1 所有的項目和變更都要建立和執行HSE規劃,并形成文件形式的工作程序。主要包括:
確定切實可行的評價準則;
材料和施工的管理;
項目各個階段的應急反應;
在建設,委托和實施過程中的現場風險管理。
5.2 建立和評審應急反應計劃。這些計劃是可操作的經過測試的,所有員工均應熟悉它們并參與其演練,對應急反應計劃負責管理人員要進行專門培訓。
5.3 建立和維護所有流動的,因定的應急反應中心,提供所有必要的通訊設備,支持文件。開展經常性地演練,不斷完善應急計劃。
5.4 采用有效手段,如電視教學,業務培訓,現場模擬等方式,示范有關操作程序。
要素六
員工和承包商在接觸任何一項工作的開始,必須熟悉相關的控制措施,依照規劃階段所建立的工作程序,作業指南以及相關的HSE政策實施和監測。
要求
▲每一個員工都應意識到自己在HSE方面的職責,并且按照規定的程序接受相應培訓和考核;
▲所有具有顯著HSE風險的活動,都應有可靠的工作程序及應急反應計劃;
▲所有發現的事故都應進行調查,搞清事故發生原因對預防和應急措施進行檢討;
▲建立報有事故和風險檔案,包括造成了損失的事故和險兆事故,并做到方便交流;
▲對每一個工作活動場所周圍的環境質量,衛生條件按規定進行監測;
▲要慎重考慮員工的所有意見和建議,建立相互信任履行各自承諾的溝通渠道。
行動
6.1 確定員工HSE職責,并提供知識和技能培訓,使所有員工能勝任其HSE職責。
6.2 建立系列的監測程序,各級管理者應會同HSE管理部門對標準的執行情況進行日常檢查。
6.3 建立和實施健康程序,并強調工作場所衛生,周圍環境衛生,和衛生表現的不斷改進
6.4 建立事故調查處理的程序和說明,所有HSE事故都要進行調查,對不一致性進行分析,制訂糾正計劃和措施。
6.5 建立事故分析報告制度,定期統計通報事故。應記錄生產活動中發生的任何HSE方面事故,包括險兆事故。分析潛在危害性,再發生的可能性,以及引起事故的根本原因。
6.6 HSE部門應建立合適的表現監測系統,并按季度將檢查結果和情況向有關部門匯報。
6.7 對于有關生產活動,產品和材料等對健康造成影響的報告,調查和記錄,按照有關程序進行定期評審。
要素七
HSE審核和評審是酒店管理應履行的責任,所有現場和生產過程中實施的規范都應定期進行檢查和審核,,評價HSE管理標準和相關法規的遵守情況,提出持續改進的領域。
要求
▲確定關鍵的HSE領域,定期檢查,通報其HSE表現;
▲定期進行HSE內部審核,以便實現持續改進的目標;
▲實施管理評審,以客觀評價HSE管理體系實施情況和所定目標的完成情況;
▲根據檢查和審核發現制訂有效的控制程序。
行動
7.1 應該在掌握以下資料基礎上建立年度項目審核計劃: 事故調查 評價和確定高風險的作業活動;資源和環境部門進行的調查; 各級管理部門的要求。
7.2 HSE部門每季度向高層管理者詳細匯報事故預防情況并提供事故分析報告,重點匯報損失工時事故率,人員傷亡,經濟損失,污染控制,以及對設施和設備的毀壞情況等。
7.3 逐步建立藍天大酒店內部HSE認證體系,對HSE管理體系,實施和改進進行定期評價。
7.4 根據實際需要,組織HSE管理評審,其結果將用于決定體系修訂和需要改進的地方,以實現HSE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