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磊,30出頭,中等個兒,言語不多,干事干練而執著。在15年的一線長輸管道施工中,他勤于鉆研,勇于創新,積累了豐富的施工經驗。他還先后編寫了《300萬噸/年常壓—200萬噸/年催裂化工藝管道系統試壓方案》、《等弧同位法在長輸管道中的應用》,解決了短時間內工藝系統試壓及連頭碰死口的難題,為我公司重大項目建設施工做出了突出貢獻。
長輸管道工程全部是在野外施工,風餐露宿是家常便飯,還要經常與復雜的地形做斗爭。2008年,在吳起--延煉管輸工程中,宋磊負責甘泉-南泥灣段聯絡線施工任務。南泥灣曾經是王震率領“三五九旅”開荒拓地的地方,森林茂密,山高路陡,溝渠縱橫。當地民謠這樣描述這里的荒涼和艱難:南泥灣呀爛泥灣,荒山臭水黑泥潭,方圓百里山連山,只見梢林不見天,狼豹黃羊山雞竄,一片荒涼少人煙。在復雜的地形條件下,如何將單根近1噸重的管道從山下運到山上,對施工隊是一個嚴峻的考驗。為了勘探出一條條有效的施工便道,宋磊邊查閱資料邊帶領管理人員穿梭于茂密森林中考察,即使在炎熱的三伏天,或碰到蛇和其它野獸的情況下也不間斷,一天下來,身上傷痕累累,腰疼腿酸,他也毫無怨言。通過深入考察和艱苦努力,他和施工人員在短短的一個月時間內,計算并修筑出了一條條施工便道。運輸管道的車輛第一次經過盤旋的施工便道時,許多司機畏懼不前,他邊苦口婆心地做工作邊現場指揮……。功夫不負有心人,當看到汽車翻山越嶺將3700多根管道全部運送到高山施工地點時,他激動得熱淚盈眶。此次施工,不僅節約了大量搬運費用,縮短了施工周期,也為以后山區地段大型長輸管道施工積累了寶貴的實踐經驗。
2009年,宋磊擔負了寶雞-漢中天然氣管道工程技術負責人。河流穿越是施工的重點和難點。針對線路長、卵石地質難于抽降水,管溝深,管道難于下溝的技術難題,他和施工負責人張世杰一次次勘察現場、查閱資料,提出“區域突擊法、倒流疏水法以及輔助管道下溝法”,即在管溝開挖時采用分層開挖法實施,先超挖20-30公分管溝深度,將溝內大量積水導出,然后用沙袋鋪墊管溝底部20-30公分到設計標高,再按設計要求將配重塊連續敷設;管道連接采取溝上焊接、整體下溝的方法,在溝上施工時每50米設固定錨點一個、20米處設橫擔架一道,以防管段滾落溝下;管段在下溝過程中用草簾將管體外表100%進行包纏、捆扎,防止防腐層受到刮、擦、磕碰損傷現象。采取該方法后,不僅解決了卵石地段抽降水難題及管溝深管道難于下溝的問題,還節約了大量資金、加快了工程進度。長度662米的桃川河,是寶漢線12條河流中寬度最大的河流,原定于5月10日進行管段下溝,一大早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雨,若管溝出現大面積塌方,不僅影響工期,而且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為了實現既定目標,宋磊和施工負責人張世杰當機立斷,帶領100余名職工在泥水里與天公展開爭斗,保護管溝,最終在塌方發生前(下午5點30分)提前半小時完成了穿越任務。
在最后3.5公里長的石頭河傍河公路管道敷設中,路面寬度僅4米,一邊是城市水源地——30-40米深的石頭河水庫,一邊是高約100-200米的高山,在如此狹窄的空間里進行運布管道、組焊、探傷、補口、開挖、配重塊安裝、回填、余土外運等工序,同時避免污染水源地、防止山石因震動滾落下來傷害人員和機械,施工非常堅難。宋磊對現場反復勘察、和班組長認真探討后決定,采用多余土石及時運出和防護棚焊接施工方法,既保障了安全順利施工,也用實際行動詮釋了“注重環境關愛生命”的管理方針。由于他勤于思考和孜孜不倦的追求技術進步,該標段最終一次性通球、測徑合格,并一次性置換、通氣合格,使公司成為在該工程四個標段施工中第一個實現投產的單位。
宋磊就是這樣一位樸實無華的技術干部,十五年來,他先后參加了延安煉油廠柴油加氫、重整--抽提、150萬噸/年常壓-80萬噸/年催裂化、300萬噸/年常壓-200萬噸/年催裂化、河南“雙二十”等裝置工程以及省內外300多公里的長輸管道工程建設,陜北的黃土高坡、關中平原、內蒙古茫茫大沙漠上都留下了他的足跡,他用青春和智慧展示了一名共產黨員和當代技術工作者優秀的品質,譜寫了一曲人生的奮進之歌。 (陳練斌 張穎)